导航

中医眼科八廓学说
点击数:191次  更新时间:2023-11-06 12:15

高龄供卵试管也难成功

 

由于眼的独特结构特点及生理、病理变化规律,部分眼病发病缺乏典型的全身症状和体征,使得临床辨证论治缺乏依据而增加治疗难度,故在中医眼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眼科特有的辨证方法,即“五轮八廓”理论。其中,五轮学说在中医眼科辨证中应用较为广泛已为大家所熟知。

八廓学说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逐渐发展后引入中医目诊的一种基本理论,以眼局部组织分区与脏腑进行关联的辨证方法。

从人与自然的整体出发联系八个脏腑在阴阳消长的动态中系统的分析疾病。其分区方法是在外眼划分的8个部位,用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或八卦名称来命名。即天(乾)廓、地(坤)廓、风(巽)廓、雷(震)廓、泽(兑)廓、山(艮)廓、火(离)廓、水(坎)廓。

“八廓”一名最早见于宋代医家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眼叙论》,《银海精微》首创“八廓”学说,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将八廓与八卦联系起来,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对八廓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首次提出了八方配位,明代傅仁宇《审视瑶函》根据《证治准绳》中八廓的所处方位以及“左目属阳,阳道顺行,故廓之络位法象亦以顺行,右目属阴,阴道逆行,故廓之络位法象亦以逆行”之理论,画出八廓定位,按八卦的顺序和方位,对《证治准绳》有所补充和发挥,又提出“勿以八廓为无用论”,不仅肯定了八廓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还进一步解释了“验廓之病与轮不同,轮以通部形色为证,而廓惟以轮上血脉丝络为凭……”等应用方法,丰富了目诊辨证的方法;清代刘耀先《眼科金镜》中将八廓与八卦和五脏六腑的定位联系起来,画出了眼睛方位图;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对八廓定位分属为:“巽为风,坎为水,乾为火……山廓属包络名育德廓,泽廓属三焦名成能廓。”

标签: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Copyright © 2002-2030 高龄梦圆助孕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